新課标 新思路 新德育
為了促進宜昌市農村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骨幹教師的專業化發展,8月3日,國家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孫民老師帶來了《德育新思路》、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視域下教學創新》講座。
孫民老師通過“攙扶門”、“中國人不缺德,缺的是什麼”,到“好人法案”,再到“誰主張誰舉證”等案例指出,道德是最高級的法律,法律是制度化的道德。随後,孫老師提出學校德育的三條新思路:德育内容生活化、德育目标樸素化、德育方法活動化。他指出,德育應回歸兒童的常态生活,教師要關注教室裡兒童的所思所想,做到平實、幽默、智慧,并就此分享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。通過媽媽和女兒就買涼鞋還是運動鞋産生分歧一事,孫老師引出了現代人待人做事的六大基本理念:換位觀、雙赢觀、生态觀、分享觀、多元觀、對話觀。德育需要智慧,它應該滲透在孩子的生活中,而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。也就是,過生活就是新德育。
在講到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視域下教學創新》時,他指出,“一體化”突破時下流行的結構主義課程觀和解構主義課程觀,彰顯了中國特色的課程理論新形态。通過垃圾分類等課堂實例,他提到,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融入小學生的日常,要把馬克思主義道理講深、講透、講活。
學之愈深,知之愈明,行之愈遠。每一次學習,都是一場美好的開始;每一次培訓,都是一場自我的修行。接下來,希望參訓老師們把學習的内容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力争讓培訓的碩果在執教事業中大放光彩!
上一篇:下一篇: